2010年9月10日星期五



    低温作用于人体,引起体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损伤,称为冻伤;引起体内代谢障碍而发生的死亡,称为冻死。冻死绝大多数属于意外的事故,故高寒地带突然 遇到暴风雪、森林地带迷失路途、精神病人和醉汉昏倒室外等等。自杀或他杀冻死均为罕见,也有虐待、弃婴而冻死于郊外的案件。
冻死是由于环境寒冷,体内热量迅速散发,而生物氧化所需要营养物质供给不上,使体温下降、代谢功能障碍而发生的死亡。促使冻死的因素主要有:
(一)  气温低  环境温度是造成冻死的主要因素之一,尤其是防止准备不足的突然降温、寒流侵袭,容易发生冻死。但是,造成冻死的温度不一定在零摄氏度以下。
(二)  风速    空气流动能促进体热的散发、风雪天气容易发生冻死。
(三)  潮湿    处于低温潮湿环境,或者衣着潮湿,能加速体热的散发;潮湿皮肤比干燥皮肤,要多散失3倍的热量。
(四)  饥饿    空腹食物消化吸收之后,处于饥饿状态,会加速冻死。
(五)  个体因素   强壮、营养良好者、经过耐寒锻炼的冰上运动员,冬泳者,对低温的耐受力强。否则相反。
   冻死的过程
      (一)  兴奋增强期  人体正常体温为三十七摄氏度,在体温调解中枢的作用下,维持产热与散热的平衡。一旦受到低温袭击,散热强于产热体温下降,体温调节中枢代偿性增强产热过程,出现寒战,肝糖糖元分解加快,代谢增高。
      (二)  兴奋减弱期(失偿期)  体温中枢失调,体温逐渐下降。心搏和呼吸转弱,血压下降,运动机能低下,出现意识障碍、幻觉等。
      (三)  完全麻痹期    体温降至二十五摄氏度以下,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衰竭,体温已经不能再次升高,生命不能再复苏。此时,神经反射消失、昏迷,心搏、呼吸停止而死亡。
  冻死的征象
冻死尸体呈现卷曲状  皮肤苍白,外露肢体皮肤竖毛肌收缩出现“鸡皮疙瘩”,阴茎、阴囊缩小。
尸斑颜色鲜红或者呈现淡红色  冻死尸体因死前代谢降低,血液中氧气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,所以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高。加之低温潮湿环境中,空气透过皮肤进入表浅血管,使还原血红蛋白变为氧合血红蛋白。因此尸斑呈现鲜红色或者淡红色。
冻僵冻死或者其他死因的尸体,长时间处于零摄氏度以下环境中,尸体全身冻结,称为冻僵。
尸体内部征象
胃黏膜血斑和溃疡   冻死者胃内空虚,胃黏膜糜烂,黏膜下有红褐色斑点状出血,组织切片观察见胃黏膜下血管扩张和破裂出血。
       2  内脏的改变   脑以及脑膜充血、水肿,若颅内容物冻结而体积膨胀,可使颅骨骨缝列开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